微博
微信
无障碍
繁体
武汉市新洲区政府门户网站
首 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便民服务
走进新洲
首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便民服务
走进新洲
搜 索
基本情况
行政区划
地理位置
经济规模
历史沿革
风景名胜
新洲区位于武汉市东北部,东临团风县,西接黄陂区,南与洪山区隔江相望,北与红安县、麻城市交错眦邻。全区土地面积1463.4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6.1万公顷。全区户籍总人口105万,人口密度0.0717万/平方千米。有汉、回、土家、苗、壮、朝鲜等23个民族。区辖10个行政街道,3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和1个风景旅游区; 67个社区居委会, 582个村委会。
2017年末,新洲区户籍总人口96.12万,其中,农业人口74.06万,非农业人口22.06万。男性50.53万,女性45.59万。新洲现辖邾城、阳逻、仓埠、三店、旧街、双柳、李集、汪集、潘塘、涨渡湖、辛冲、徐古、12个街道办事处,凤凰1个镇,阳逻经济开发区和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全区共有582个村委会、67个社区居委会。
新洲区位于武汉市东北部,东邻团风县,西接黄陂区,南与洪山区隔江相望,北与红安县、麻城市毗邻交错。版图面积1463.43平方千米,位于东经114°30'~115°5',北纬30°35'~30°2',在平面直角坐标上,东西最大横距64.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50.1千米。区治邾城街距武汉市中心城区50千米。区境最东端为徐古街将军山村,最西端为武湖北湖之阳逻街养殖场,最南端为长江双柳叶家洲段之江心,最北端为潘塘街罗杨村之宜先湾。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山冈与河流呈“川”字形排列,俗称“一江(长江)、两湖(武湖、涨渡湖)、三河(举水河、倒水、沙河)、四岗(楼寨岗、叶顾岗、长岭岗、仓阳岗)”。
新洲扼守武汉东大门,地处中国内陆黄金十字交叉点,是鄂东北地区和豫、皖、赣等进入武汉的水陆要冲,武汉新港阳逻核心港是武汉通向沿海地区重要的水上门户,是长江中下游上自宜昌、下抵湖口2000多千米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武汉新港阳逻深水港、武汉天河国际航空港通江达海,京九、京广铁路线穿境而过,京珠、沪蓉、大广、武英高速连通四方,全区已形成水、陆、铁、空立体交通网络。
2020年新洲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0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6倍,年均增长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45亿元,是“十二五”末的3倍,年均增长28.1%。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2500亿元,年均增长28.1%。三次产业占比由15.1:57.5:27.4优化为10:48:42,产业发展向中高端稳步迈进。工业累计投资突破千亿大关,年产值过10亿元工业企业达到11家。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获批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86家,产业化覆盖率75%。成功创建3A级以上景区4家,实现零突破。旅游接待总人数270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2.42亿元。全省县城经济综合考核连年进位,并成功入选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新洲地处湖北省武汉市东北郊,周属邾国,战国归楚,秦入南郡,汉隶衡山国、江夏郡。自周至清,称名迭改,建置屡变。历名邾、西陵、南安、西阳、齐安、永安、衡州、定州、亭州、黄州、黄冈,始立国、封邑,后设郡、置县。民国时为黄冈县之西乡,俗称“岗西”。1951年,“岗西”从黄冈县析置,以域内新洲镇之名设新洲县,县治新洲镇易名城关镇。1983年新洲县从黄冈地区划属武汉市。1998年撤县设立武汉市新洲区,区治城关镇易名邾城街。
新洲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道观河风景旅游区山清水秀,风光旖旎。72座山峰青松翠柏,郁郁葱葱;通禅湖碧波浩荡,灵通性悟;报恩寺传承一代大师本焕和尚感恩向善的禅宗信念,成为朝觐圣地,景区山随湖走,湖依山转,山水林寺,浑然一体。
因孔子使子路问津,西汉淮南王刘安在问津河畔修建的孔庙,现存问津书院与白鹿、东林、岳麓齐称中国四大书院。境内以儒家思想、汉学文化和唐太宗李世民御敕紫霞寺、报恩禅寺所体现的宗教文化为典型代表,积淀了新洲悠久厚重的人文底气。
历经800余载,已被列为湖北省、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具代表的民俗节日之一的旧街花朝节吸引着邻近6省群众赶集观光。
涨渡湖生态良好、环境优美,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湿地保护区。
2017年,新洲区全年国内旅游收入8.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4.0%,接待游客49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5%。华中最大的紫薇园仓埠都市田园不断扩大迎宾规模,凤凰镇凤娃古镇开始营业,李集春桃夏荷、旧街油菜花海、辛冲樱花田园等赏花游日趋升温。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
自然资源
地形地貌
2017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总数达307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6.05亿元,比上年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1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其中:国有企业7.77亿元,增长52.6%;股份制企业632.81亿元,增长15.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8.63亿元,增长8.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11.14亿元,下降5.5%。
2017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46.24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种植业84.98亿元,增长6.72%;林业1.72亿元,增长4.49%;牧业29.1亿元,下降7.26%;渔业16.49亿元,下降3.86%;农林牧渔服务业13.96亿元,增长25.03%。
2017年粮食种植面积5.86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064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763万公顷,增加0.41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617万公顷,增加0.035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648万公顷,增加0.041万公顷。
2017年粮食产量27.55万吨,比上年下降2.68%。棉花0.57万吨,增长110.25%。油料5.60万吨,增长0.51%。蔬菜163.47万吨,增长3.12%。生猪出栏38.24万头,增长2.24%。家禽出笼1033.41万只,下降1.94%。禽蛋10.47万吨,下降2.17%。水产品产量9.95万吨,增长0.91%。
新洲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7.3℃,年无霜期266天。水资源丰富,常年降水量1273.2毫米,年降水总量17.53亿立方米。主要矿产资源为露天非金属矿藏,资源储量较大的有片麻岩、黏土、河沙、花岗石、大理石、型砂、玄武岩等8种。境内有种子植物1000余种,被子植物149种,特产植物112种,森林树种174种,草类400余种,花卉122种。野生动物188种。水生资源有鱼类21科78种,水生高等植物41种。
突出规划引领,编制完成“一城十镇百村” 全域新洲规划。“问津新城”和“阳逻之心”顺利启动,凤凰镇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加快建设,方院、罗杨等10个美丽乡村,陶咀、大雾山等25个省级宜居村庄相继建成,徐治湾全民众筹再现美丽乡愁。办人民满意的交通,轨道21号线进展顺利,轨道10号线纳入全市第四批规划,问津大道、新施公路提升、红色旅游公路一期、江北快速路新洲段、举水老大桥延伸改造等一批工程顺利完工,邾城、阳逻公交化改造顺利完成,全区65周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8个街镇污水处理厂、邾城排水箱涵整治、阳逻自来水厂扩建、柴泊湖截污和环湖路等一批项目,完成69个重点水务项目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基本实现村村通,全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0%,城乡功能不断完善。启动省级生态示范区创建,在全国区县率先建立生态环境考核体系,系统整治畜禽污染,推动企业超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空气质量全市最优。推动大城管向农村延伸,整治超载超限,严控严处无序建设、违法建设,开展“四个清理” ,土地利用率明显提高,农业产业化覆盖率达67.6%;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清保工程”和“绿满新洲” 行动计划,全区森林覆盖率比“十一五”末增加5.60个百分点,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农村新貌
湖光山色
新城规划
人文历史
田园风光
新洲发展
城镇建设
自然风景
灵秀道观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