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繁体 长者专区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新洲区召开

2022-11-05 09:00 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政府
索 引 号 574913941/2022-42927 分  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发布机构 新洲区文化和旅游局 发文日期 2022-11-05
文  号 效力状态 有效

    11月5日至13日,武汉迎来一场国际生态盛会,以“珍爱湿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将在武汉召开,在如此盛大的国际会议上,新洲区的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也将走上国际舞台展露它青绿橙红总相宜的生态意境!

    近年来,新洲区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加大湿地保护。2004年,涨渡湖湿地被武汉市政府批准成为湿地自然保护区。 2012年新洲区湿地普查数据显示,新洲区湿地总面积 25219公顷,其中河流 6589.49公顷,湖泊7928.49公顷,人工湿地10701.02公顷,形成了汇集河流湖泊、草本沼泽、人工湿地于一体的湿地生态系统。在涨渡湖湿地,可以满足所有对田野自然、生态乐园、绿野仙境的美好想象……

    涨渡湖湿地位于武汉市新洲区东南端,是长江中游地区距长江最近的一块淡水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也正是因与长江相接,每当长江倒灌,涨渡湖便南受长江之水,北纳举水、倒水,形成汪洋恣意的一片。水乡泽国的美景,也正是由这一个个湖嘴、孤岛、沙洲、泥滩、沼泽而来。由此有了“涨水为渡,落水为湖”之称,因以得名“涨渡湖”。出于涨渡湖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对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涨渡湖湿地成为湖北省第一个被世界性环保组织参与保护的湿地。

    作为武汉市首个湿地森林公园,涨渡湖湿地也有着“中国的绿野仙踪”之誉。湿地内有一片广袤的池杉林,面积达600亩,俯瞰丛林聚茂,排列有序,河流穿行其间,宛若流动的凝脂。四季色彩变幻,大自然绘就的渐变色卡,到了十一月,就是墨绿向绯红轮转,点点晕染,顺着水湖的涟漪弥漫,直至霓虹如霞。池杉林中间由一条泥巴小道分隔开来,形成左边的四百亩荷塘和右边两百亩浮萍。泛舟游入期间,环湖中池杉林立,听林鸟盘旋鸣翠,望水天相接一片,澄澈的湖面倒映着碧云和杉林,葱茏的绿意宛若翡翠之眼。宽阔的水域,为候鸟迁徙提供大量的食物养料,浅水滩里游荡的鱼虾,各种各样的昆虫、水潭软泥里的水产草类,都是鸟类聚丛的偏爱之物。尤其到了夏冬季,涨渡湖湿地作为珍稀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更是候鸟翩飞的乐园。鹭鸟也在此翔集,池杉枝头上立着许多白鹭,一声惊起,便漫天飞窜,可谓是“水中有树,树上有鸟,湖中有鱼”,配以葱郁的池杉林和湖面上浮荡的青绿浮萍,是当之无愧的“水上森林”,也是中国的“绿野仙踪”。

    湿地不仅是“地球之肾”,也是“生命之网”。涨渡湖湿地孕育着自然的生灵万物,不仅是长江中游洄游鱼类的天然养殖基地,还是保护多样化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地,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更是数量繁多。涨渡湖在2021年开展的湖泊型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当中,显示出其生态保护的卓越成效。调查结果显示,涨渡湖湿地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有22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8种,有东方白鹳、青头潜鸭、小灵猫3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虎蚊蛙、白琵鹭、小天鹅、白额雁、颚、黑冠鹃隼、红脚隼、红隼、小鸦鹃、水獭、斑头鸺鹠、普通鵟等2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除此之外还有54种湖北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赤峰锦蛇、貉、燕隼、红头长尾山雀、银喉长尾山雀、灰鹡鸰和灰背鸫计7种新记录的野生动物。另外,野生植物方面,涨渡湖湿地保护区有多达511种湿地植物,其中有野菱、野大豆、莲、金养麦、水蕨、粗梗水蕨6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同时由于连接长江中游,季节性洄游鱼类数量众多,拥有鱼类资源53种,黄颡鱼、草鱼、青鱼、鳙鱼、螃蟹等更是盛产之物。还有品种丰富的昆虫、浮游动植物和底栖动物。涨渡湖湿地是亚太地区珍稀候鸟迁徙中转通道和越冬场所,每年夏冬季节,涨渡湖便成为候鸟聚集的乐园。每年光临涨渡湖的候鸟大军,包括北红尾鸲、白头鹎、黑翅长脚鹬、鹤鹬、金眶鸻、红嘴鸥、丝光椋鸟、鹊鸲、黑脸噪鹛、树鹨、灰头鹀、灰鹡鸰等160种鸟类。而涨渡湖湿地自然安静的生态环境,肥美丰富的鱼虾、昆虫和水草,为其迁徙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休息的居所。尤其到了冬迁时节,涨渡湖方圆50公里,数万只红嘴鸦形成一团团“红幕”,白日里追逐迁徙,夜晚便回归池杉林,遮天蔽湖,群聚觅食,形成一道宏伟壮阔的自然风景线。无论是野生动植物,还是迁徙候鸟,自然生灵选择在涨渡湖湿地“落地生根”,繁衍生息,觅食休憩,形成相对安稳的生态体系,都体现了涨渡湖湿地的生态环境稳中向好,自然和谐。

    江湖湿地是城市的生态宝藏,丰富的湿地资源已然成为新洲区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生态依凭。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值此盛会,新洲区将以此为契机,坚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地向建设国际湿地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不断迈进。以“珍爱湿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讲好中国践行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花漾江城”、世界“湿地之都”助力。

转自:文旅新洲



附件:

 已阅  0  打印   下载   扫一扫 
 收藏   关闭